什么是多肽?
多肽是由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它是通過一個氨基酸分子的-NH與另一個分子氨基酸的-COOH脫去一份子的水形成-CH-NH而相互連接起來的。根據氨基酸數目的不同,名為二肽、三肽、四肽、五肽等。其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合物(MW<500)和蛋白(MW>10000)之間,具分子量低、易于吸收等特性及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1]
多肽的發展歷史
1922年:人類首次將從動物胰腺中提取的胰島素用于Ⅰ型糖尿病的治療
1954年:美國生物化學家Vincent du Vigneaud博士第一次實現多肽類藥物的化學合成
196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Robert Bruce Merrifield博士發明了固相多肽合成法,為多肽人工合成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980年:重組技術的出現使更大分子多肽生產成為可能
80年代末:第一種具有傷口愈合治療活性的銅肽
(GHK-Cu)被納入護膚品;[2]
目前:多肽市場在不斷擴大、發展中。[3]

圖1 多肽發展歷史時間軸
多肽的分類
根據作用機制,可分為:
● 信號肽:
一類能夠刺激皮膚成纖維細胞、增加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產量的肽。其作為信使,觸發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蛋白。如棕櫚酰寡肽為彈性蛋白衍生肽與細胞質成纖維細胞受體結合。
● 載體肽:
負責運輸和穩定寡聚元素,如銅和錳,將其攜帶到皮膚,并允許上皮細胞攝取。此外,這些肽可以刺激關鍵酶的作用。
● 神經遞質抑制肽:
被開發用來模擬肉毒桿菌毒素,從而阻止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堿的釋放。如乙酰基六肽-3,五肽-18等。[4]
多肽的來源
● 動物來源:
牲畜和家禽的動物組織是人們獲得天然膠原蛋白和膠原蛋白肽的主要途徑。如牛、羊、豬、鱈魚等。一些動物藥,如鱉甲、蟾蜍、幼蟬、蚯蚓、水牛角等也是多肽的豐富來源。
● 植物來源:
谷物中存在的蛋白質是植物多肽的主要途徑,如大豆、玉米、大米等。一些植物藥,如紫苑、冬蟲夏草、靈芝等。
● 人工合成:
以氨基酸為原料,運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合成,并在肽鏈合成過程中隨機加入非天然氨基酸和進行一定的化學修飾,從而獲得天然不存在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多肽。[5, 6]
化妝品中的多肽
1980年代,第一個肽被加入護膚品中,自2000年開始越來越多地用于皮膚抗衰老。[7]目前,多家知名品牌推出了多肽類化妝品。如玉蘭油、雅詩蘭黛、SK-II等。
一些內在因素(如時間老化)和外在因素(如環境污染和光老化)與皮膚老化有關。這些內在和外在因素會導致真皮細胞外基質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透明質酸流失、抗菌功能喪失、皮膚屏障功能喪失、氧化應激和炎癥過程。繼而引發皮膚病,如皮炎、痤瘡、濕疹、血管炎、銀屑病和皮膚癌。[1]

圖2 多肽抗衰機制
生物活性肽在化妝品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具有抑制皮膚酶、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的活性,從而改善皮膚健康,維護皮膚穩態。
轉載自:藥大妝研
我們的服務:
研發服務 | 體外功效評價 |
• 為功效原料改良及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 為產品配方改良及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 研發咨詢服務 |